說宋 尋宋 品宋 傳宋——全省首個宋韻文化主題全媒體傳播平臺正式上線

平臺呈現三大亮點亮點一:主題鮮明平臺緊緊圍繞杭州市宋代文物、文化資源,全面挖掘、展示、宣傳杭州宋韻文化。平臺名稱“宋韻跡憶”由著名書法家朱關田題寫。設計了動態進版頁面,背景采用南宋臨安城輿圖做底圖,從輿圖上德壽宮位置由遠及近推出的是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工程中區復原效果圖,宋徽宗所繪《瑞鶴圖》中的兩只雙鶴沖天而上。進版音樂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琴演奏者陳雷激先生,用宋代古琴“復古殿”演奏的《瀟湘水云》。宋室南遷之后,雖偏安一隅,但后室子孫不忘復興祖宗偉業。高宗趙構在都城臨安建有“復古殿”,太祖的伏羲氏古琴陳置其中,高宗以此為“燕閑之所御”,經常于此撫琴撥弦,作書繪畫,緬懷祖業。后室帝王親題“虞廷清韻”與“復古殿”于琴腹,是為琴名,也是借琴抒懷復國之情。
亮點二:內容豐富平臺推出五大板塊:活動動態、尋宋、說宋、品宋、傳宋。其中,“說宋”下設文博講堂、宋韻故事、講解員大賽等欄目;“尋宋”下設博物館地圖、宋韻地圖、文物遺跡、文化資源、研學線路等欄目;“品宋”下設文物精品、宋韻展覽等欄目;“傳宋”下設宋韻課堂、文創大賽、剪紙大賽、明信片大賽、陶藝大賽、童畫名人大賽等欄目。
目前,平臺已上線了經過遴選的全市宋代文物遺址81處、文化資源29處、文物精品280件/套,宋韻故事短視頻36個,宋韻云展覽《他是誰?——探秘蘭若寺大墓》特展,以及杭州文博講堂第一期《德壽宮考古》。其中,宋代文化資源和館藏文物精品將根據挖掘成果更新,宋韻主題云展覽也將與即將展出的眾多線下展同步上線,文博講堂、宋韻故事、宋韻課堂、主題賽事等相關活動動態則實時更新。
亮點三:謀劃系統宋韻跡憶”主題宣傳活動將持續至2022年12月,參與單位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市)和國有博物館。根據計劃將陸續推出宋韻精品研學線路、宋韻文化創意作品大賽、講解員大賽,和系列臨時展覽,并在“國際博物館日”“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點公布入選/獲獎名單,研學線路走讀、多項青少年賽事等“傳宋”將持續到亞運會后。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宋韻跡憶”全媒體傳播平臺,平臺已鏈接到“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官方公眾號“杭州文物”菜單欄和浙里辦“杭城跡憶”應用。 掃描下方二維碼↓ 查看“宋韻跡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