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2年西湖龍井茶品牌保護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介紹西湖龍井茶品牌保護、規范管理相關情況,公布了今年西湖龍井春茶開采日期,并回答記者提問。

根據省市區茶葉和氣象專家團隊綜合研判,今年西湖龍井茶龍井43品種將于3月18日正式開采,群體種將于3月下旬開采。在此期間,杭州將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實現春茶生產和防疫兩戰都贏。
推進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杭州發力這四方面

杭州市積極推進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立法工作。去年11月25日《杭州市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從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品質保護和提升、品牌保護和標識管理等方面著手,為多維度、系統化加強品牌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進一步對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完善。完善后的系統包括茶村茶企畫像,形成“一張總圖”和每個村、企“一張圖”式管理;歸集氣象站、物聯網+區塊鏈項目數據。增加包裝溯源查詢、線上商標授權等功能,實現生產經營全程可追溯監管。首次安裝46臺茶農標智能自助發放機,為西湖景區、西湖區茶農茶企提供全方位服務。西湖區啟動西湖龍井茶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應用系統,綜合集成“數字生態茶園、品牌綜合保護、全產業鏈監管、產業公共服務和茶村共同富裕”等五大業務應用模塊,建成后將依托數字賦能手段,進一步帶動鄉村產業興旺,提升為農服務水平,促進茶農增收致富。
強力推進專項執法行動。去年,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成立“3.18”假冒西湖龍井茶系列案件專案組,破獲案件14起,震懾了生產銷售假冒西湖龍井茶的犯罪活動。同時,推進“線下+線上”雙線監管。線下,加強生產流通企業和商戶的監管,去年3月至5月,全市組建6個督查組,開展全面督查,檢查生產企業和商戶2626家次。線上,加強對平臺和網店的監管,去年以來,督促多平臺,要求商家對問題商品進行整改。通過嚴格執法和監管,進一步凈化了西湖龍井茶行業的經營環境。制定發布了西湖龍井茶團體標準。該標準首次通過數字技術和理化分析建立量化指標,提高西湖龍井茶品質檢測的精度;首次建立全手工產品品質特征認定標準,提高西湖龍井茶品質特征的區分度和辨識度,彌補了檢測空白;首次增加圖像參考,通過色度指標,建立可視化的直觀鮮明比對圖像,提高西湖龍井茶檢測標準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西湖風景名勝區推動手工炒制技藝傳承,西湖龍井茶的非遺傳承和文化進一步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同。

下一步,杭州將進一步采取針對性舉措,提升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水平。
杭州市政府建立聯動協調機制,統籌全市西湖龍井茶保護和管理事項。在市里的統一領導下,西湖區政府、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和市級有關部門,以及西湖龍井茶產區所在地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和西湖龍井茶行業協會等單位,齊心協力做好西湖龍井茶的保護管理,共同推進《條例》的貫徹落實。持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推薦工作,推動西湖龍井茶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開展手工炒制技藝培訓,提升年輕一代炒茶人的手工炒制技藝。對《條例》進行深入廣泛宣傳,及時將各兩萬份宣傳海報、《條例》單行本分發到茶農茶企手里,不斷提升《條例》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為了持續擦亮西湖龍井金名片,市政府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西湖龍井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去年8月西湖龍井茶成功列入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籌建名單。今年,將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有序有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深入開展種質資源普查,進行龍井群體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持續推進生態茶園建設,保護茶園生態環境,提升茶地質量;加強農技指導服務,推廣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提升茶園培管水平;穩步推進炒制中心建設,優化配套炒茶設備;健全線上線下規范營銷渠道,鼓勵和支持頭部茶企整合資源和生產要素,做強做大產業。
推進數據中心、茶大腦、駕駛艙建設,升級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系統,深化溯源管理,在追溯到戶、到企基礎上,逐步實現追溯到茶地、茶樹品種、茶葉培育過程、產品銷售區域。提供快捷、智慧的農事指導和線上服務,方便茶農掌握茶園小氣候,方便茶企線上辦事,方便消費者全過程可視化查詢,建立公開透明、誠信規范的市場秩序。同時,還將深入開展“品質提升”“商品溯源”“食品安全”“網絡凈化”等行動,嚴厲打擊假冒侵權、無照經營、非法印制包裝、違法廣告、網絡侵權等違法行為。
答記者問
市農業農村局:
一般來說,決定西湖龍井茶自然品質的因素主要有氣候條件、茶園管理水平、加工水平等。從氣候條件上看,去年冬天的氣象條件對茶樹越冬影響不大。今年1-2月雨雪天氣創同期最多,茶樹萌發有所推遲。3月以來,氣溫上升快,日較差大,且以晴好天氣為主,光照充足,有利茶樹萌發生長,茶芽內含物積累更加充分。從茶園管理上看,近年來,大力推行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實施無人機植保飛防,安裝天敵友好型殺蟲燈、靶向聲光精準防控設備、茶尺蠖性誘捕器等,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讓茶葉更安全、茶園更生態;大力推廣有機肥,配方肥替代平衡肥,引導茶農以菜籽餅有機肥替代化肥,進一步提升土壤地力,茶葉內在品質明顯提升。從加工水平上看,我們高度重視西湖龍井茶傳統技藝傳承和保護工作,強化手工炒制年輕技師培育,推行西湖龍井茶炒茶工等級評定標準,實施炒制技藝培訓和炒茶技師等級考證,以及開展炒茶大賽等,提升加工水平,促進手工炒制技藝傳承。累計已培養炒茶技能人才1220名,其中,高級炒茶技師177名、炒茶技師332名、炒茶工711名。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并根據專家對目前西湖龍井茶樹長勢的分析,預計今年西湖龍井茶總體品質優于上年。
請問市場監管部門2022年將如何加強對西湖龍井茶的保護?市市場監管局:
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西湖龍井茶保護。近年來,我們加強假冒西湖龍井的打擊,線上線下監管并行、檢查督查并重、保護與示范共推,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將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為抓手,通過高水平的建設、高標準的保護、高質量的發展,保護好西湖龍井這張金名片。具體有以下十方面工作:1.嚴厲打擊假冒侵權。對未經“西湖龍井”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持有人授權許可,在茶葉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西湖龍井”相同或近似名稱的行為,進行查處。4.嚴格加強茶企生產管理。對原料來源、生產條件、出廠檢驗、產品標注,進行嚴格監管。5.加強產品監督抽檢的力度。重點檢驗農藥殘留、色素、重金屬等指標,保障茶葉食品安全。7.加強銷售行為檢查。商場、超市、專賣店、市場嚴把進貨質量關,做好索證索票工作。8.嚴格規范標識標簽。重點查驗虛標西湖龍井茶等級、虛假標注產地、以陳冒新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9.加強違法廣告查處。加大對西湖龍井茶宣傳廣告的檢查,對虛假宣傳、引人誤解的商業廣告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查處。10.加大網絡侵權打擊力度。以主要電子商務平臺為重點,依法查處虛假宣傳、假冒侵權、近似名稱侵權等違法行為。同時,市場監管局還將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社會共治,利用電話、郵箱等渠道,接受群眾投訴舉報。對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涉及外地的違法企業,將根據管轄權限,移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