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4a24s"><code id="4a24s"></code></nav>
  • <dd id="4a24s"></dd>
  • <menu id="4a24s"></menu>
    <menu id="4a24s"><nav id="4a24s"></nav></menu>
    <optgroup id="4a24s"></optgroup><menu id="4a24s"><strong id="4a24s"></strong></menu>
    <menu id="4a24s"><menu id="4a24s"></menu></menu>
    <xmp id="4a24s"><nav id="4a24s"></nav>
  • 杭州市休閑發展促進會

    政府工作報告里關于文化和旅游的內容,代表委員怎么看?

    來源: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文旅行業恢復發展,信心更足動力更強!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部分,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安排。

    加快行業恢復發展

    報告在“推動消費回升”方面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虹表示,此次疫情中,餐飲、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務業受損最為嚴重。在國家大力幫扶下,這些行業開始逐步復蘇,消費潛力逐步釋放,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疫情尚未結束,相關行業全面復蘇仍需較長時日。文旅行業一方面要繼續保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加強游客權益保護力度,為廣大游客外出旅游與消費提供更為安全放心的環境;另一方面,要堅定發展信心,堅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動用好扶持政策,同時,適應市場新變化,實施抱團發展戰略,增強行業抵御風險能力,爭取早日迎來新的更大發展。

    “報告對推動消費回升、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促進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恢復發展作出了明確部署,這對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是及時而有力的支持。”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妹芝表示,河北將聚焦提振文旅消費信心、釋放文旅消費潛力:通過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讓居民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消費;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恢復文旅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出臺消費促進政策,提升文旅市場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李三旗說,旅游業可以有效拉動消費、增加就業,應充分利用政策、發揮優勢,促進經濟恢復發展。各地旅游業界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修煉“內功”,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服務品質、加強業務培訓、完善基礎設施,相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國家各項扶持政策落實,旅游業一定可以實現恢復發展、高質量發展。同時,旅游業界應以應對疫情影響為契機,撬動和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真正化危為機。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表示,報告中提到的“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對中國戲曲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加強線上傳播和推廣,利用新媒體傳播方式,可以擴大中國戲曲影響力。隨著互聯網技術和5G等數字技術迅猛發展,中國戲曲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和真實有效的互動體驗都能得以滿足,也便于觀眾真正走進戲曲、深入了解戲曲、主動參與戲曲。

    疫情防控期間,各國藝術家通過各種網絡平臺、線上工具,展示了多種創新表演形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玉婉說,“如果在政策方面加以引導,結合VR、AR等技術,就可以實現線上演藝廳、大劇院,讓各國藝術家跨越時空同臺表演,讓更多受眾獲得與線下一樣的視聽感受。”劉玉婉表示,要抓緊完善版權立法,保護文化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推動在線“演藝廳和大劇院”蓬勃發展。此外,各種線上運營政策也要跟進制定,建議由國家院團率先試點,做好這項新型業態,再與全社會共享成功經驗。

    迎接減稅降費利好

    疫情發生以來,各個層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的扶持政策,對助推文旅業恢復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報告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方面提出,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副主席、青海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文林表示,有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們文旅企業更有決心和信心。疫情給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激發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政府將持續提高服務質量,為文旅產業發展塑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將促進文旅產業提高生態化和綠色化水平;高科技文旅項目的開發和精細化運營、品牌化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將推動文旅產業發展質量的持續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表示,報告提出的多項扶持政策讓我們倍感振奮,特別是報告中的“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政府有定力,人民才能有信心。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創傷,這并不可怕,我們看到政府在保經濟發展、就業,以及民生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通過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我們不僅可以渡過難關,而且可以促進旅游、餐飲住宿、文化體育等行業的闊步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表示,吉林文旅業界將積極抓住政策機遇,從多方面發力實現文旅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產業蓄能,進一步出臺優惠政策,助力文旅企業紓困發展,謀劃推進重點文旅項目,發揮項目帶動作用;二是聚焦高質量發展,強化產品提升,打出健康、安全旅游組合拳,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推動文旅服務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三是聚焦市場復蘇,加強營銷推廣,開展線上營銷活動,從現在開始提前謀劃冬季旅游;四是聚焦文化服務,持續加大線上文旅產品供給,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積極探索實踐公共文化供給的新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多央娜姆說,報告進一步提出文化、旅游等服務將享受稅費減免等多項扶持政策,這極大提振了文旅業界發展的信心。下一步,建議引導政策性銀行針對文旅企業特點,推出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產品,對發展前景好、信用記錄優良的文旅企業,開展短期無抵押信用貸款投放,政府建立文旅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承擔風險補償;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個人貸款條件,支持小微文旅企業投資人、負責人和高管團隊申請新增個人貸款用于企業經營。同時,鼓勵提前安排公共文化服務政府采購,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提高首付款比例,重點向小微文旅企業傾斜。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報告提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等事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倡導全民健身,使全社會充滿活力、向上向善。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劉旗認為,報告對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作出了部署,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文化和旅游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當前,文化和旅游行業面臨轉型升級,亟需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改變以前粗放的發展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重慶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用好各項政策,全力做好文化和旅游領域“六穩”“六保”,在此基礎上改革創新,更好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更好營造充滿活力、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館長王瑞霞表示,報告中提出發展文物事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這為基層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保護好文物、挖掘文物內涵,使其更好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更好服務于整個社會,是文物工作者的職責。基層文物工作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基層文物機構,加強現有人才的培養,并利用好人才政策,積極引進人才是我們當前要做的事。

    全國政協委員、普米族歌手、國家一級演員茸芭莘那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多年來的履職重點都是關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尤其是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她說,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既是少數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志,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百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旅游開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建議加緊做好人口較少民族的口頭典藏收集整理工作,提升人口較少民族文化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把當代少數民族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刺繡藝術大師、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成新湘表示,報告提到的“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都可以通過傳統文化活動來實現。當前,“云”游博物館、直播帶貨等方式成為傳統文化展示展銷新渠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觀看博物館展品、傾聽專業講解、購買非遺產品。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將發動多家電商平臺舉辦首屆非遺購物節,這對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相關企業等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具有積極意義,也為我們打開了發展新思路。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何天谷表示,報告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讓人深受鼓舞。希望政府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文化企業渡過難關,引導文化企事業單位根據疫情后公眾文化消費理念和方式的變化,創新展示展陳方法,提高文化產品供給質量,滿足群眾多元的文化需求。發揮文化凝心聚力、培根鑄魂的作用,組織文化藝術工作者通過文藝作品或影視作品講好中國的抗疫故事,也可以通過建立抗疫紀念館等方式,讓人們銘記這段歷史,發揮文化在奪取經濟建設和疫情防控雙勝利中的積極作用。

    仲间あず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