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4a24s"><code id="4a24s"></code></nav>
  • <dd id="4a24s"></dd>
  • <menu id="4a24s"></menu>
    <menu id="4a24s"><nav id="4a24s"></nav></menu>
    <optgroup id="4a24s"></optgroup><menu id="4a24s"><strong id="4a24s"></strong></menu>
    <menu id="4a24s"><menu id="4a24s"></menu></menu>
    <xmp id="4a24s"><nav id="4a24s"></nav>
  • 杭州市休閑發展促進會

    2021年中秋節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運行情況綜述

    今年中秋小長假,全市文化廣電旅游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文化廣電旅游部門關于做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持假日安全防控和優質服務保障兩手抓,節前組織開展全市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對文化旅游場所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周密部署假日文化旅游工作,假日工作機制運作有序、協調高效。假日期間,文化和旅游市場平穩有序,未發生文化內容和生命財產安全事故,無重大負面輿情,實現“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假日管理目標。


    假日總體情況


    杭州市旅游經濟實驗室基于城市大腦文旅系統,結合網絡預訂、酒店入住、客流監測、城市活動等多維度數據分析,今年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外地來杭游客180.59萬人次,按照可比口徑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77.8%。


    短途游成為主流

    今年中秋假期來杭游客主要以省內短途游為主,外省游客仍然以長三角為主。浙江省內占比為69.96%,省外為30.04%。省內客源地前5位是紹興(17.6%)、嘉興(17.2%)、寧波(12.7%)、湖州(11.5%)和溫州(8.9%)。長三角游客源前3位是上海(18.8%)、江蘇(14.5%)、安徽(10.5%)。遠途客源中西部地區的游客占比上升明顯,成都(15.7%)、廣州(15.1%)、深圳(7.8%)、北京(7.2%)和重慶(6.1%)。

    人均消費升幅明顯

    假期期間游客通過銀聯通道花費19.3億元,同比2019年恢復至90%,其中人均刷卡消費3188.7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0.7%。從消費類型來看,游客花費最多的依次是旅游服務、文化和娛樂、住宿、零售消費,消費恢復最快的是文化和娛樂、住宿。從區縣來看,銀聯旅游消費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富陽區、蕭山區、余杭區。消費量恢復最快的是富陽區和桐廬縣。

    住宿消費穩中有升

    全市住宿單位接待過夜游客44.2萬人次。前3位的是余杭區(6.58萬)、西湖區(6.54萬)和上城區(6.45萬)。全市酒店整體入住率為41%,入住率前3位是上城區(58.3%)、錢塘區(57.1%)和西湖風景名勝區(56.1%),同比2019年入住率增幅最快的是上城區和錢塘區。 


    假日主要特點


    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


    全市文化廣電旅游系統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范疫情通過文化旅游途徑傳播。局黨組書記、局長樓倻捷節前要求,全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非必要不走遠”,要把落實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中之重工作,加強對景區、文化娛樂場所抽查指導,嚴格執法,杜絕漏洞和隱患。節日期間,未發生有關文化廣電旅游方面的疫情防控及突發事件。


    啟動“熔斷”機制

    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門以外防輸入為重點,嚴格實施跨省旅游經營“熔斷機制”,要求旅行社及在線旅游經營企業,暫停中高風險地區跨省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抓好流量管控

    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科學核定旅游景區最大承載量、瞬時最大流量,完善流量的預警、預報機制,做好調峰疏導應急預案。持續推進旅游景區、演藝場所線上預約制,確保游客流量可控、可追蹤。

    嚴格管控措施

    落實“一米線”措施,及時做好游客的疏導工作,防止局部集聚扎堆。A級旅游景區、星級飯店、公共文化場館、文化娛樂場所及時發布防疫信息,嚴格“亮碼、測溫、戴口罩”措施,做到入園、入場、入館必檢,確保人員排查“全覆蓋、零疏漏”。室內密閉場所做到通風換氣、清潔消毒等工作。賓館酒店實行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換一消毒”,引導顧客文明就餐,使用公筷公勺,落實“光盤行動”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節日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非遺”體驗成為熱捧

    今年我局發布了10條非遺體驗特色線路,南宋皇城小鎮、橋西特色街區、瓶窯老街、南宋官窯博物館等地的非遺體驗點,迎來了一批批親子游客,制傘、制扇、制陶、制燈籠、扎染等非遺技藝,為小朋友們“雙減”后帶來不一樣的快樂體驗。


    余杭區開展“余韻非遺 夢想live季”創建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宣傳展示活動,非遺進社區、進商場,推出全國首個非遺類沉浸式解密尋寶空間,游客零距離體驗余杭紙傘、中泰竹笛、徑山茶、竹編、傳統風箏、陶藝等非遺項目,現場售賣非遺衍生品及文創產品。


    微信圖片_20210924153842.jpg

    湍口非遺小鎮推出親子活動,包括古事神燈、水泥花盆、包饅頭、非遺燙畫、手作森林、花草紙,吸引近600人參與。


    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登高賞月、拜月祈福是中秋傳統習俗。西湖景區推出“中秋拜月·祈福家園”系列活動,33艘“月亮船”為西湖景觀增色,夜西湖泛舟賞月詩意盎然。


    微信圖片_20210924153848.jpg
    錢塘江游船推出“仲秋初月·中秋家宴”,游客欣賞美麗的錢塘江夜景和燈光秀,共享天倫之樂。
    微信圖片_20210924153930.jpg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辦奇妙夜暨家庭才藝展示晚會,包括谷倉民謠演唱、帳篷市集、品嘗良渚文創月餅等活動。
    微信圖片_20210924154001.jpg

    公共文化服務有力

    全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均推出展示地方特色的中秋主題活動。

    杭州圖書館安排了8場線上多元文化體驗活動,“穿越古籍的時空對話”將AI魔法運用到古籍插畫中,讓畫中古人“活起來”,《外星人日記》作者盧姍在杭小圖直播間分享“奇妙科學之旅——火星上的外星生活”主題活動。市文化館組織藝術類培訓24批,共培訓市民420人次。

    蕭山區舉辦迎亞運2021第七屆青年歌手大賽決賽,舉行“金溢杯”蕭山區第十四屆少兒故事演講大賽。


    文化體驗成為時尚

    從假日旅游的出游方式來看,傳統的觀光旅游趨淡,自由行成為主導,文化遺產、博物館旅游體驗吸引力強,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等三大世界文化遺產依然是主要旅游目的地,假日期間良渚遺址公園出現預約滿員狀態。刀、剪、劍、傘、扇博物館和良渚博物院、海塘博物館等成為假日文化體驗的好去處。宋城千古情、最憶是杭州、太陽馬戲、江清月近人等演藝項目,節日上座率較平時回升。文化歷史街區、古鎮、古村落等是節日重要打卡地,清河坊歷史街區、大兜路歷史街區、嚴州古城、瓶窯古鎮、龍門古鎮、倉前古鎮、江南古村落、新葉古村落等成為特色文化體驗空間。

    圖片

    生態旅游彰顯魅力

    西湖、千島湖、西溪濕地、天目山等核心景區游覽舒適度、體驗度好,較好地發揮了帶動作用。森林氧吧、綠道騎行、古道探尋等活動成為健康休閑旅游的重要方式。西溪啟幕“快樂柿民”火柿節,采摘項目熱鬧紛呈。臨安區天目山大地之野推出中秋獨立營、《野孩子》系列、小昆蟲大世界等產品,風之谷、龍門秘境和大明山等景區推出戶外帳篷體驗項目深受客人喜愛。黃饒半島、狄浦、徑山等地的花海,吸引眾多游客打卡、留念。汾口稻香公園大地藝術創作,讓田園風光美不勝收。中秋時節,眾多市民游客匯聚錢江兩岸,領略錢塘江大潮魅力。

    圖片


    鄉村度假旅游成為常態

    受疫情對人們出游心理和行為影響,中短途的鄉村休閑游越來越受到鐘愛。淳安千島湖37家高品質度假酒店平均入住率超過73.18%,部分酒店預訂率達到100%。相對傳統景區觀光旅游下滑趨勢,桐廬、臨安、淳安、余杭等地的鄉村依托優美自然環境和鄉土民俗,鄉村休閑度假成為出游常態,廬茨、月亮橋、徑山、鸕鳥等地的鄉村精品特色民宿非常火爆,帶動了農副產品的銷售,為當地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帶來良機。


    文旅市場監管安全有序

    杭州市文化市場執法機構加強執法巡查,落實值班值守,妥善處理舉報投訴,努力打造安全、健康、文明、有序、便利的文旅消費環境。節日期間,全市共出動執法檢查519人次,檢查文化和旅游經營場所602家(其中娛樂場所105家、演出場所9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272家、電影院21家、出版物經營單位37家、旅行社12家、景區景點88家、其他場所58家)。檢查旅游團隊16個,處理“野導”29人次。全市未發生重大違法違規案件,文化旅游市場平穩有序。

    假日期間,市、區(縣、市)兩級文廣旅游部門,設立兩級假日值班體系,實行24小時值班制,負責全市假日旅游各項保障工作的組織協調。全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共接到涉旅投訴50起,均已妥善處置。


    仲间あずみ